斜挎着一个沉甸甸的工具包,无论白天或者夜晚,天晴还是下雨,总是骑着一辆黑色的电动车穿梭在“酒城”泸州城区的大街小巷,然后走进市民家里,查线路,修电器,安装管道……他叫何明,这样的生活,他已经坚持了整整30个年头。他一生与电为伴,因为技术精湛,为人厚道,经常帮助别人,深受四邻爱戴,业务也越拓越宽。 何明骑车入户维修 因修收录机 打工仔“误入”电工行业 何明,是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人,从小因为家庭困难,和很多农村的孩子一样,中学毕业就辍学了。1989年,作为家中的老大,何明自然就扛起了家庭重担。怀揣着致富的梦想,他贷款50元从事兔子养殖业。然而,因为没有养殖经验,最终以失败告终。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想到了一个从事木工的亲戚在云南,他来到昆明,边学边从事起了木工行业。 “压根就没想到从事电这个行业,完全是一个偶然。”回忆起自己的从业经历,何明显得有些意外。1991年,为了打消夜晚的孤独,何明花了80元买了一个二手收录机,不料半年就坏了。 “摸着那些拆开的零件,真正的爱不释手。”一天,何明找到一家维修店去修理收录机,看着维修师傅拆开的一枚枚零件,突然间就生出一种喜爱之情。“我这里正缺一个人,要不你来帮我守店子,我教你吧?”师傅看着何明如此喜爱的模样,一本正经地对他说。 听着师傅的话语,何明显得有点不敢相信,竟然一晚上失眠了。第二天,何明一早就辞去木工,来到店里,一边义务帮师傅守店,一边快速认识各类电子元器件,半个月后,跟着师傅正式学习起电工来。因勤奋好学,何明得到器重,师傅毫无保留地将维修技术传授给他。三个月后,何明学有所成,收录机、收音机、黑白电视、电饭煲等很多电器,他都能独立修好。 “凡是修好的家电,都在店子外边调试,经常店子内外都站满了看稀奇的人,这个时候总会有一种无形的自豪感。”何明回忆,学习电工的那段时间,“经常废寝忘食修电器,最晚的时候修到凌晨4点过,越修越兴奋,最多的时候竟然一天修了20多个小家电。”随着修电器的人越来越多,何明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大家都叫他“何师傅”。 曾连续钻研三天三夜 一年过去了,何明的师傅因为另有发展,再也没有精力经营修理店,便将店子转给了何明经营。师傅的离开,让何明感到了空前的压力。 “不学习不行啊,必须要有精湛的技术,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在维修的同时,何明把赚到的钱拿出一部分买书自学,经常维修到凌晨一两点,学习到凌晨两三点。为了弄清电视机主板的一个关键性技术,他甚至放下手头的一切工作,整整研究了三天三夜,直至弄懂。 “别人修不好的,那个时候都会叫我去。”何明回忆,在昆明的时候,某师傅花了一天时间都没把冰箱修好,后来让他去试一试,没想到半个小时就修好了。那个时候,发烧友希望把CD机改VCD机,也就是把只能出声的机器改成既有声音又有图像的机器,因录像机的齿轮容易发生错乱,难度很大,会的人寥寥无几。而何明,却让齿轮分毫不差地拼接好,成为发烧友们青睐的对象。 长期与电为伴,何明的维修技术已让四邻感到有点“神”。一个闷热的天气,社区齐女士家热水器坏了,赶紧找何明来维修。何明将热水器打开,用右耳仔细一听,立即断定点火器坏了。齐女士一脸的惊讶,“何师傅,听声音你都能断定哪里坏了?”不出所料,换了点火器,热水器恢复了正常,让齐女士赞不绝口。 某小区的一顾客,有一天突然走过来就要下跪,何明赶忙拉住他,一问才得知他家的电视机坏了很久,找了很多师傅,半个月都没修好,何明三天时间就给他修好了,而且收费也低廉。 携带资金回乡 拓宽发展服务四邻 2013年,为了照顾老人和小孩,在昆明维修电器20多年的何明,携带资金回到家乡泸州创业,业务也随之拓展,从电器维修拓展到水电安装、室内装修等。 “凡是能省的一定要省,绝不能让顾客多花冤枉钱。”何明说,经营靠的是诚信,那就是要从心里对得起顾客。社区居民赵先生家的电视开关无法打开,把电视抬来找何明维修,何明检查后直接告知他遥控器电池坏了,仅仅几元钱就搞定。 “何师傅教得太好了,硬是把我一个门外汉教会了,让我节约了安装的费用。”赵女士,是龙马潭区莲花池街道羊大山社区居民,前不久生病住院回家,突然发现门锁坏了,来找何明维修。何明得知她经济困难,不仅将锁低价销售,而且还通过多次的视频辅导,最终教会了赵女士换锁的技巧。 对于羊大山社区以及周边的老人、残疾等特殊群体,凡是在何明处购买的灯具、门锁等,何明都免费为他们安装。同时,在顾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何明都会耐心地将家电、门锁等安装的技巧传授给他们,一来是教会他们居家维修的基本常识,二来是为他们节约安装用费。 “在不断拓展业务,做大做强的同时,我更希望通过我的专长,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谈及自己未来的打算,何明脸上洋溢着幸福而自信的笑容。 文/图:刘传福 李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