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小月家住在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的边远农村,从出生后就开始呕吐,已经20多天了,后来吐得愈加厉害,体重不见增长,反而下降了1斤多。
找啊找,怎么都没有找到确切的原因,当地医院医生们怀疑存在先天性的消化道畸形,于是,他们来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进行进一步确诊。
总住院医师郑皓将小月的情况汇报给科室主任刘铭教授,刘铭立即紧急启动了四川省出生缺陷临床研究中心MDT会诊,确诊为巨大食管裂孔疝,已经明显影响小月的进食功能和生长发育,于是,赶在小月尚未出现严重营养不良和肺部感染时,为其安排了腹腔镜微创手术。
营养不良的新生儿腔镜手术难度极高,由小儿外科主任刘铭教授指导,廖凯男副教授做主刀医生,曾信豪、王小勇、郑皓医生做助手的医疗团队为小月进行手术。
由小儿外科、新生儿、麻醉科、手术室等多个科室组成的协作团队,在大家的通力协作下,用时115分钟,出血仅2ml,在肚子上遗留3个4mm长的手术疤痕,成功完成了这次手术。
手术经过小儿外科护理团队的共同努力,术后第3天后,小月可以完全经口吃奶,没有再出现呕吐,体重也增长了。住院10后,小月的体重增加了100g,肚子上的手术疤痕也已经很模糊。
一场手术,承载了彝汉两个民族的共同情深。家属看着孩子恢复健康,那颗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地了,他们抱着孩子来到医生办公室,向他们表达感谢。
科普
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是指胃通过发育异常的宽大的食管裂孔突入到胸腔内,根据胃疝入的多少分为四型,1型:食管裂孔滑疝,2型:食管裂孔旁疝,3型:混合型疝,4型:而小月的检查结果提示为四型,巨大食管裂孔疝,结合小月还处于新生儿期,手术难度非常高。
先天性食管裂孔疝以反复呕吐为主要表现,常伴有胃食管返流,有时候因误吸返流的胃液导致严重的肺部感染,造成治疗的困难。
1型的食管裂孔可通过改变喂养方式,如吃奶竖抱、拍嗝等处理,常不需手术治疗,而2、3、4型常伴严重胃食管返流和呕吐,而需手术治疗。
传统的手术治疗为开放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还容易切口裂开,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致力于减轻患儿创伤,促进术后快速康复,在川渝滇黔结合部地区率先开展新生儿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已5年多,具备丰富的微创手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