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传承中发扬
他们,在实践中创新
利用专业优势
搭建“非遗市集”平台
融合美育建设,助力社区治理
为乡村振兴贡献志愿力量
他们积极传承文化瑰宝
更在创新创业赛事连获佳绩
他们是——
“传承·治理·振兴”
非遗市集文化志愿服务队
“带领青年志愿者在社会实践中主动担起‘以文化保护技艺传承、以文化参与社区治理、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与使命,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贡献青春志愿力量。”这是“传承·治理·振兴”非遗市集文化志愿服务队一直以来的目标。
多年来,志愿队利用专业优势,致力于讲好非遗故事、传好非遗技艺、创好非遗产品,真正肩负起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担当,也在教育引领、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关注非遗,唤醒传承意识
“过去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去乡村推广艺术教育和区域红色文化。在一次次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被乡村非遗文化和传统手工技艺所震撼。”在志愿队指导教师马凝儿看来,面对纳溪竹雕传统制作技艺、后山苗族传统蜡染技艺等区域非遗技艺濒临失传、传统手工艺品严重脱离市场需求和流行审美等现状,志愿队开辟了一条创新志愿服务模式的新思路。
为扎实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和品牌化,志愿队深入基层调研、聚焦群众需求,依托市文旅局、市非遗普及基地等部门机构,联合多位地方非遗传承人搭建“非遗市集”平台,将分水油纸伞、先市酱油、纳溪蝶翅画、“泸州河”川剧艺术、纳溪竹雕、苗族蜡染等10个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囊括其中。
2020年3月,志愿队正式成立,开始针对区域非遗技艺传承难、传播难、销售难三大痛点,深度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带着对非遗文化的纯粹热爱,‘传承·治理·振兴’非遗市集文化志愿服务队从最初十多人,发展到现在共有注册志愿者1631人,队伍仍在不断壮大。”马凝儿说。目前,团队的10名核心成员均为学校数字创意学院的优秀学生干部代表,分别来自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动漫制作技术、书画艺术、艺术设计等不同专业,大家分工有序、协作有力,共同引导广大青年志愿者尽义务、做贡献、树典型,积极投身于区域非遗文化传播和技艺传承的公益事业中。
讲好故事,打响非遗品牌
非遗如何融入高校美育建设?三年来,志愿队将非遗与课程教育、艺术实践、校园活动融于一体,成功打造了“非遗进校园,知行结合传匠心”“非遗匠人沙龙”“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研习”“非遗衍生文化创意设计”四大校园品牌志愿项目,组织开设《分水油纸伞传承与创新》《纳溪蝴蝶画的创作与呈现》等多门社团公开课程,年均开展校内品牌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辐射师生2万人次,培养非遗传创人才150余人,实现非遗衍生文创作品、传统手工艺作品的成果转化200余件。
非遗如何参与社区文化治理?三年来,志愿队聚焦社区文化素质参差、文化活动单一、文化人才匮乏等问题,以亲子互动、全民参与等形式和泸州市百子图、金井湾社区共同开展“青春志愿·爱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24次,先后为社区提供“非遗+党建”文化氛围营造4次,搭建非遗社群2个,辐射群众约1.8万人。通过各类丰富的活动形式,不仅让更多人民群众走进非遗、了解非遗、体验非遗,也充分发挥了高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
非遗如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三年来,志愿队服务乡村的足迹遍布泸州四县三区,面向地方发展文旅事业的切实需求,积极推进“非遗+文旅”,为先市镇、分水岭镇等多个乡镇打造IP形象10个,为古蔺县双沙镇白马新村、黄荆镇田坝村等地实现引流拓客和形象提升,开展研学体验活动6次,挖掘可开发非遗项目2个,辐射群众约1.2万人,多次被川观新闻、泸州日报等多家媒体平台重点报道,做到了服务一方、宣传一方、带动一方。
“除了‘非遗市集’中的10个非遗项目,我们还对泸县海潮剪纸、云锦木偶进行了前期调研,将进一步与非遗传承人对接,深度挖掘开发,促使区域非遗项目升级创新。”志愿队学生负责人陈咏梅说,掌握一门技艺、教授一门技艺,了解一种文化、传播一种文化,认识一件作品、成就一次转化,志愿队就是这样在一次次志愿服务活动中树立了自己的志愿服务品牌。
2022年,志愿队先后荣获第九届四川省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四川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品牌项目”、四川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优秀团队”、第十届“四川志愿·携手圆梦”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项目”,真正做到了讲好泸州非遗故事,打响非遗志愿服务品牌。
专创融合,实现竞赛突破
2022年,于志愿队而言,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年,也是希望和收获同在的一年。
这一年,志愿队成员不畏艰难、勇于挑战,从志愿项目大赛到创新创业竞赛,先后完成《心愿》《人间白马》等多部志愿服务短片的拍摄,为志愿四川设计“熊猫侠”IP形象1套、制作动画宣传片1部,完成数字非遗展示平台建设(其中包含微信小程序1个、抖音账号1个、淘宝店铺1家),孵化出行走非遗——云展厅+技艺工坊研学先行者、活态非遗——“心记忆”到“新国潮”数字非遗工坊等多个志愿服务和创新创业项目,荣获四川省首届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2项、“挑战杯”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四川省赛银奖、2022年“创青春”川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奖。
2023年3月,“行走非遗——云展厅+技艺传承工坊先行者”项目经过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赛选拔、省赛推荐,最终在463个入围全国终审决赛答辩的项目中勇夺金奖。与此同时,“传承·治理·振兴”非遗市集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入围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我们的目标远不止于此。”志愿队核心成员杨智健说,选择、从事文化志愿服务,擦出的文化传承创新的火花不能昙花一现,未来的路还很长很远,要继续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为纽带,以服务地方文化发展为已任,不断升级、创新志愿服务活动的模式,为区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事业的发展接续奋斗。
传承非遗技艺 传播传统文化 泸职人在路上!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