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长宁深刻领悟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坚持规划引领 建设和美乡村
全面发力推进乡村振兴
以“三大工作链条”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 立足长宁优势,加快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积极推进宜居城市建设
全力筑牢生态优先格局
抓好“百村示范、千村达标”工程
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环境得天独厚
长宁“拥竹而生、因竹而名”
森林面积91.9万亩,森林覆盖率64.9%
竹林面积72.5万亩
拥有10个国家级旅游景区和110余处景点
在长宁,你可以看竹林风景、看美丽新乡村
看世界上最古老的喀斯特地貌
![]() 长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是一座经济活力持续增强、绿色发展底色
不断擦亮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
![]()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
"全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先进县"
……多项荣誉彰显着长宁优质的
居住环境、城市价值与宜居价值
![]() 天府旅游名牌 全域皆风景,徐徐入眼来
长宁持续做实、叫响、擦亮
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
近日,前四批天府旅游命名县
提升建设年度考评长宁荣获第3名
![]() 2021年,双河镇成为首批“天府旅游名镇”
活泉公园水幕电影、
8个大师建筑等项目成为文旅新地标
蜀南竹海研学旅游实践基地
七洞沟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余泽鸿故居
突出乡土文化特色推动研学旅游
更加丰富长宁旅游客源市场
交通网络完善
大道行开阔 长路写辉煌
2019年成贵高铁正式开通
长宁跨入高铁时代
融入成都贵阳1.5小时交通圈
![]() 拥有宜叙、宜威、宜宾绕城3条高速
梅硐、双河、龙头、竹海、
梅白、长宁6个高速出入口
“金通工程”村村通全覆盖
开通公交线路15条,投放公交车辆107台
![]() 竹海大道、竹都大道、
G547世界竹景观大道……
长宁交通网络完善,出行环境便捷
医疗高质发展
长宁医疗卫生机构共计455个
在编医护人员共有823人
其中包括三级乙等医院2个
镇卫生院13个,村卫生室351个
诊所78个
为全县群众解决健康问题
![]() 近几年,长宁引进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54人
其中,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12人
硕士研究生24人
使长宁医疗卫生人才梯队结构更加合理
进一步提高长宁医生业务素质
着力守护百姓健康
厕污共治有效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整合项目,厕污共治
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
长宁先后在全县13个镇
实施民生项目
![]()
实施“厕所革命”项目。2019-2022年,在13个镇实施“厕所革命”项目17446 户,建农村公厕7个。2023年实施“厕所革命”改造4000户、建农村公厕3座,涉及13个镇37个示范村。
实施“千村示范工程”项目。2019-2021年,在长宁镇天星村、硐底镇治平村等11个村实施“千村示范工程”项目。建集中污水处理站28个,散户污水处理点55个。 实施“城乡污水处理工程”项目。2019年-2022年,在井江镇、长宁镇等10个镇实施了“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污水处理厂10个。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污水治理)”项目。2022年在13个镇32个聚居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污水治理)”项目。 2022年底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8%
涉及90306户
有力推进厕污共治,提升人居环境
增强广大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厕所革命改出了美丽乡村,也改出了品质生活
让群众的“方便”更加方便
![]() 山清水秀、天蓝地绿
长宁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和中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以生态宜居引领乡村振兴
(长宁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