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纳溪:G321改建工程啃下“硬骨头” 为全线通车按下“加速键”

来源:川南网 作者:张玉龙 廖胜春 发表时间:2024-12-26 12:16
   12月25日10时许,随着G321改建工程纳溪区天仙至永宁段马鞍山1号隧道右洞出口最后4米被打通,历时21个月紧张施工建设的马鞍山1号隧道双线全部贯通,为马鞍山2号隧道施工打通了作业通道,标志着G321改建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也为后续工程推进奠定了基础。


 
   马鞍山1号隧道位于天仙镇银罗村境内,为单向双洞,左洞长1607米,右洞长1620米,连接天仙镇与新乐镇两地,是G321改建工程纳溪区天仙至永宁段的控制性工程。G321改建工程的修建,对有效缓解纳溪区过境交通压力,提升纳溪区干线公路路网通行能力,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协同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G321改建工程项目总投资11.07亿元,于2023年3月3日正式开工,起点位于渠坝镇,终点位于紫阳大道口,共11.79公里,设计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全线设置桥梁7座,隧道2座,属于纳溪区项目建设中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地质条件复杂,建设难度极大,风险性极高。为应对复杂情况,施工团队引进湿喷机械手、防水板挂布一体机、液压自行式移动栈桥等设备,实现了隧道全工序机械化配套作业,提高了工效品质、工艺标准和安全管理水平。

   “隧道建设期间采用三班倒轮班制,基本保证了24小时施工,日掘进3米左右。建设期间,克服了洞口渗水、围岩较差、连续降雨等不利因素,采用技术规范与安全标准极为严苛的单端出洞方案,还通过加冰、喷雾等手段,经受住了洞内一度达到65℃的高温考验。”施工团队项目部负责人唐军表示。


 
   为确保隧道质量安全整体可控,项目建设团队针对岩层特性配置了专业化、智能化的监测设备,做好地质超前预报,增强支护参数,加大监控量测频率,实现对掘进施工全过程智能化管理,有效保证盾构施工的高质量完成,确保项目施工程度可见、可控的有序推进。

   “俗话说‘关关难过关关过,道道难挖道道挖’。针对隧道变形坍塌、大小溶洞较多等特点以及单向挖掘中产生的诸多难题,我们尝试采用大型机械施工设备,给我们的工作效率提升了近20%,有效解决了施工中的重难题。”施工团队项目部负责人唐军表示。

   截至目前,G321改建工程纳溪段已完成总项目的55%,其中,马鞍山1号隧道已贯通,桥梁建设已完工4座。待全线建成通车后,渠坝镇到纳溪城区车程将节约30分钟。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对马鞍山2号隧道掘进、渠坝至马鞍山段路基施工、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绿化等工程;同时,我们项目部还会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监控量测自动预警系统等多个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安全质量信息化管理工作。”施工团队项目部负责人唐军表示。

   G321改建工程纳溪区天仙至永宁段建成通车后,从城区到乡镇车程将缩短一半,实现与二环路的快速转换,加强对外快速联系,改善纳溪交通条件,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

   文/图:张玉龙 廖胜春(纳溪区融媒体中心 供稿)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新闻热词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