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我计划打造千亩蔬菜基地和万亩桃李产业园,把自己的技术优势发挥出来,带动周边老百姓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真正实现在家就能自主创业,力争把兆雅镇建设成为‘四季鲜花不断、瓜果飘香、游人如织’的生态旅游小镇。”炎炎夏日,泸县兆雅镇乡联会副会长肖学清正和帮工赵世飞一起在果园里采摘李子,打包给微信定购的人送去。望着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果园,他显得信心十足。 兆雅镇乡联会副会长肖学清正在为客户采摘李子 “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是我的一个梦想” “一定要改变农民苦,农村穷,农业真落后的现状。”2004年,肖学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系。从那时起,“服务三农”便成为肖学清一个执着的梦想。 “纸上得来终觉浅”。大学毕业后,肖学清便一直辗转于成都、泸州等地的农业企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经验。5年以后,肖学清辞去项目经理的职位,开始返乡创业。 “小伙子,我有资金你有技术,愿不愿意跟着我一起干?”当时任兆雅镇石龙村村支书的薛世兰盛情邀请他回乡时,肖学清毅然决定回到村里,与薛世兰联合成立了泸县雅龙水稻专业合作社,承包土地50亩,全身心地投入家乡丘陵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粗放的耕作方式会消耗大量人力、体力,完全靠的是吃苦精神。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家门口做一片现代农业示范地,让大家跟着我一起赚钱。”肖学清一直将农业发展定位在现代化生态农业上。 “将技术转化为产值是我的一个尝试” “流转的土地有限,怎样才能将有限的土地尽可能多地利用起来呢?”肖学清开始尝试打破传统的耕作方式,提升土地利用率。 凭借着过硬的知识和不断的探索钻研,肖学清大胆采用立体套种模式,由以往单一种植水稻产业调整为水稻、蔬菜、水果多元化发展,在田里种植水稻+蔬菜,山上种植水果+蔬菜,成功实现土地一年三熟四收。通过不断提升土地综合利用率,专合社一路高歌猛进,一年套种的甜糯玉米亩产达1000斤,南瓜亩产2500斤,儿菜亩产3000斤,土地直接年产值达4000元/亩。 面对村里土地深翻后无法耕种的难题,肖学清运用新的肥料技术和生产技术,让新页岩土种出了优质儿菜,当年便带动当地60多人就近就业。 “第一季水稻收割再种植儿菜,田里儿菜的收入弥补了山上种植水果后的空档。”长短结合,是肖学清走的第一步棋。 肖学清的草莓基地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是我的初心所在” 2014年,立志返乡创业的肖学清成立了泸县清泉家庭农场,开始当起了新型职业农民。 “规模、生态、高效、品牌、旅游”是肖学清对丘陵现代农业的思考和实践。农场最初定位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涉及技术难度高、风险大的技术和品种由农场先行先试,成熟后再由合作社进行推广。在创业之初,肖学清也经历了技术瓶颈、销路不好、资金短缺等困难,但凭着共产党人的毅力和对梦想的追求,肖学清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下来了。 农业投入大,回收周期慢,风险也不小。肖学清为了降低风险,先后引进10多个名优蔬菜、水果品种,均表现不错。以嫁接茄子为例,综合肥水一体化、整形等技术可连续采收近6个月,亩产20000斤以上。肖学清趁热打铁,又建立了草莓采摘园,共有12个日光温室大棚,草莓种植面积达10余亩。 “我们的农场采用的是天然蜜蜂授粉,每个大棚里都放置了一个蜂箱。”肖学清介绍,为了保证草莓的安全可靠性,所以草莓一般不打药,除病虫害基本上是人工操作,可以现摘现吃。 前来采摘草莓的客户 在农产品销售上,肖学清积极与泸州汇通、摩尔等超市合作,实现农超对接,种植的甜糯玉米、莲花白、南瓜等,全由汇通、摩尔等超市定购一空。草莓除了现场采摘,他还认真借鉴电商模式,利用微信卖草莓,成功打开网络销路,实现销售收入20余万元。 新鲜采摘的草莓 “目前通过朋友圈介绍来买购买的已经占了7成。”肖学清说,现场采摘+礼品订购,让肖学清家庭农场的有机产品越走越远。 如今的清泉家庭农场,已拥有蔬菜基地200余亩,优质果木15000余株,实现了“一年成形,两年试花试果,三年花果一片”的前期规划,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产村相融,富民增收的现代生态农业之路。 文/图:鲁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