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吸着王自如与罗永浩的口水气息,Smartisan T1 锤子手机就要走向市场了。咦,这与汽车什么关系?这关系大的去了,你想呀,高通芯片、JDI屏幕、索尼镜头,还有二次开发的安卓系统等等,这些东西只要是个手机制造商都能搞掂。罗永浩在锤子手机并不具备品牌优势的情况下以3500块钱的预订价高价进入仅用了几天时间就在某宝上收获5万余的订单,这确实很本事。 相比之下,我们的自主品牌也常常采用高配置方法再用低价来赢得市场反响,是不是要弱人一筹啊? 况且,大多数自主品牌是经过了长时间市场检验的。他们不像锤子手机那么的锤子,他们无论在产品质量和品控方面都在不断的超越自我,无论JD power还是类似调查机构的数据都显示自主品牌们总体表现并不很差,甚至很多拔尖的已远超合资平均水平。即便这样,自主品牌们在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方面还是跟不上合资的步伐。如果大者恒大的局面形成,自主品牌们的艰难之处就不再是能否完成十二五规划中的汽车任务,而是在不断被边缘化的趋势中如何自处的问题? 如此,自主品牌们似乎真的应该检讨一下过去以利于向上攀升并阻击合资品牌们“黑虎掏心”,如果可能的话,多研究点办法,让自己的每一款产品都尽可能的呈现“锤子效应”。 笔者的建议是: 一、强化品牌担当 拉升品位形象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品牌就如古代军队作战所需的粮草一样重要这个说法应该是没问题的。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很多人以为的品牌跟“脑白金”差不多,那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的告知行为。其实,告知只是品牌形象环节中的细微部分,也是最粗浅的部分。车企想要展现丰满的形象就应该身体力行的去展现其水准、品位与担当。 比如说像福特中国每年都搞环保奖评选、丰田汽车对北京周边的持续绿化、宝马汽车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现代起亚去内蒙防沙治沙的行动等等,这些行动看似费力不讨好,但实际上会很好的拉近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距离。通过种种方式,消费者会认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一定能生产出值得信任的产品,销量方面的表现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能否实现精品化的家族阵容? 兵法云:兵不在多在于精。奇瑞用惨痛经历告诉我们多生孩子不仅没法实现“狼群战术”,反而会因为母乳有限而导致孩子们普遍性的营养不良。因此,当奇瑞回归一个品牌之后,随即开始了第二轮产品战略转型计划。 以此为开端,奇瑞的艾瑞泽7、E3、瑞虎5、瑞虎3这些第二代车型销售比例逐渐提高,目前已近70%。在销售方面,奇瑞今年前八个月在华东的整体销量增长50%,华南区增长60%,西南29%,重庆增长200%。如此可见,优生优育确实是育儿良道。 只是相比大众的套娃路线以及这几年起亚搞出的虎啸式家族脸来说,包括奇瑞在内的大多数自主品牌并未对旗下产品形象进行“统一着装”。 如此一来,虽然自主品牌们能够在设计方面充分借鉴其他优秀产品的成功因素,但把自己的子女们摆在一起却没一个看起来像亲生的。这种穿百家衣的“万国造”形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词:“山寨”。 “山寨”的结果是什么呢?回顾一下我们手机行业的这十年,是不是有启发? 三、国际化道路上更需牺牲精神 当年,日系车之所以能迅速从东亚崛起无非有两个因素。一方面,他们抓住了两次石油危机的契机推出了经济节油的爆款车型。另一方面,日系车在可靠性方面的突出表现极大的减少了消费者们支出。 作为亚洲第二支汽车劲旅,现代起亚在国际市场开拓过程中虽然也以价格为先导,但在欧美顶级市场上的产品质量表现也是不含糊的。 如果我们的自主品牌们想要成为亚洲的第三支劲旅,想必也得在产品质量方面有过人之处才行。在这方面,自主品牌们虽然已经很努力,但满足当下的思想却是要不得的。要知道这个市场并不成熟,合资车企们的产品也完全不能与欧美市场同日而语。再加上缺乏前瞻性的政策、过少的行业第三方监管以及过多的行政干预等等,自主品牌仍然处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 在这样的态势下,自主品牌一方面采用国际供应商来维系产品的相对质量和品牌美誉度,另一方面为缩减成本也必然采用较低的标准或者单面镀锌钢板这样的较差材质来解决问题。这些下意识的行为虽然能够为较低的售价提供支持,但无论对产品形象还是自主品牌们的国际化之路来说都是潜在的、不小的危害。 从这个角度来看,自主品牌在国际化道路上所表现出来的小心与谨慎是很有必要的。尽管囿于经济形势和投入产出比等等自主品牌在欧美顶级市场上几乎没有表现,但对于亚非拉的欠发达地区来说,自主品牌们的表现出还是可圈可点的。 剩下的问题是,你是否准备好了足够的毅力、决心和牺牲精神以实现产品品质从内而外且风雨持久的高水准表现? 如果是这样的话,假以时日自主品牌们一定可以复制日韩的成功模式成为世界车市版图中不可小觑的力量。届时,不管你在顶级市场取得突破也好还是国际品质回归中国也罢,足够的风雨历练一定可以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如果肯静下心来以一种艺匠的心态真心实意的做产品做服务,还有必要浪费那么多口水来铺垫“锤子效应”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