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坚持“为民写真”而独创一派画风,成为20世纪中国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蒋兆和的心声。
据泸县志记载,泸州蒋氏跟随“湖广填四川大浪潮”来到了泸州,从此繁衍生息。蒋家对于后代子孙的文化教育非常重视。当时泸州有三大著名的书香门第,蒋家便是其中之一。
1904年农历3月2日,蒋兆和一经出生便被家族寄予厚望,取名“万绥”——取其永远平安之意。蒋兆和父亲在蒋兆和出生之前就因为科举屡试不第染上鸦片,加上泸州连年战乱,再遭两次大水,蒋家彻底败落。
1920年,蒋兆和到上海后靠“一技之长”,为百货公司画像、做广告设计,有了稳定的收入。蒋兆和热爱绘画艺术,从未错过上海的一次画展,并自学西画。“五卅惨案”彻底激发了蒋兆和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创作了第一幅油画《黄包车夫的家庭》。在上海,蒋兆和有幸遇到了艺术人生当中亦师亦友的大师徐悲鸿,从此坚定了“为民写真”的道路,也走上了任教的生涯。
1936年9月,蒋兆和返回四川老家,再次踏进巴蜀大地的时候,立刻激发了蒋兆和新的艺术创作灵感。先后创作了《卖小吃的老人》《缝穷》《朱门酒肉臭》《算命》《一乐也》《儿子有了媳妇》等 。1937年4月返回北平不久后,在中央饭店大礼堂举办了生平第一次个人画展,大画家齐白石亲自为这次画展题词。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1950年4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中央美术学院成立,由毛泽东主席题写院名,徐悲鸿担任第一任院长,同年8月,蒋兆和被聘为教授。蒋兆和的艺术,产生于近代中西方绘画进行碰撞的前期阶段,但蒋兆和却取得了最空前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