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馨光辉 照亮他人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终身痴爱工作的老电力人,他身上还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和美好的品德呢? 周老和笔者聊了他艰苦奋斗的历史。那时每月28斤粮票,每天食堂吃饭,吃不饱就去买点粗粮添。写信给江苏家里,父母还说不要思乡,好好在泸县工作;住单身宿舍,十多平方米的屋子,住六人,上下铺。后来在泸州上班,就和岳父母住在一起,住房小,孩子多了,就自己用废旧钢管做了一张上下铺的小床。刚到泸州杜家街上班那几年,他每天上下班走路回城溪口的家。 周才宝服从组织安排。1991年1月,调到泸县流滩坝电站任书记兼办公室主任,当时正筹建流滩坝电航工程。每天走路去和老百姓协商搬迁、土地占用问题,有的要做很多遍工作,跑很多路。工程从1991年10月21日动工,1993年9月28日,周才宝看见泸县最大的水电站大坝蓄水,船闸顺利通航,高兴地哼起了歌。泸州电视台来报道了,泸县还特意为流滩坝写了赞歌。 无论岗位如何转换,周才宝对电力事业的那份坚持和坚守,数十年未变,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员工的好评。 老同事黄华富对笔者说:“周经理对人热情,没有官架子,关心职工,能吃苦。”黄华富说,当时没有车,周才宝随工人去巡线,穿着黄胶鞋,爬山涉水,严寒酷暑他都不怕,饿了随便吃点红苕或土豆,晚上回来和工友喝几两白酒下干胡豆。他肯帮助,工友谁在工作上有不懂的地方都乐于向他请教,他会细心详细地解释。“有一次,我生病住院,他买东西来看我。” 还有职工谈到,周才宝爱公司,从公司的长远利益考虑,对年轻一代关怀备至。时任公司经理的他,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顶着很大的压力落实轮换解决水电系统职工子女就业问题。让公司新老交替顺利过度是需要很大的担当和魄力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每每谈及此事,公司上下对周经理都是满满的感激、佩服。特别是职工教育、轻工素质提升问题,改革初期,没有先例,周才宝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毅然决策让一部分先进青年进入水电校、泸州职业学院、四川大学等中高等学府进修深造,为公司储备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看来,这批人在公司各重要岗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李师傅回忆说:“周经理对人很好,很善良,待员工视同家人,电力公司刚搞承包制那年,他用自己的奖金来奖给公司职工考上大学的子女。为人正直无私,公正公平。那时还在实行单位福利房,他带领当时的领导团队,千方百计解决了公司绝大部分职工的住房问题。可他在本单位的三女儿,却因工龄排序仅差几个月没能享受到福利房……” “有担当,有大爱的人。他回家从不说工作中的困难。常看他空了就埋头看书,在纸上画着什么。节约,我们回老家江苏都是坐几天几夜硬座火车;也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说穿工作服就可以了……孝敬老人是我们的表率。我外公外婆长期跟我们住,外公到最后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都是我父亲每天亲自换尿垫,洗澡擦身更是日常事务,一直到外公去世。我外婆到最后有点老年痴呆,很哆嗦,我妈有时都不耐烦,可我爸却一直尽心照顾。敬业、勤劳、善良、正直、乐观,我爸一直是我的标杆,我从未超越过!”二女儿对笔者说。 “父亲虽退休了,但不管是公司的退休人员,还是在岗职工,对父亲的信赖依然。记得在公司几次转制实施中,职工群众及退休人员的意愿往往不能直面改制组,大家有什么合理意愿都来找父亲寻求解决办法,他便主动充当上了群众与领导之间的纽带……父亲的务实、热心、奉献,深深地影响着我的人生。”三女儿和笔者聊起父亲。凭借周才宝对公司的满腔热诚,虽已退休但在公司转制时积极缓解干群矛盾,多年来为维护公司的稳定发展默默地尽力奉献着,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问起周老获得过的荣誉,他说,有各级的“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企业家”等。这些对他已经不重要了,他希望在泸川公司工作的三女儿好好珍惜现在,为泸县的电力事业多做贡献,也祝愿公司越来越辉煌。 …… “当你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周才宝把最美好的人生献给了最爱的事业——祖国的电力事业。凭着坚持和坚韧,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德高望重的周才宝这盏明灯,将永远照亮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作者介绍: 杨光英,女,四川泸县人,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坚持业余创作30余年,有数百篇散文在各级报刊发表,合著《逝水留香》,出版个人散文集《心境向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