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合江县川剧团出品的扶贫题材现代川剧《乌蒙山脊梁》亮相第二届四川艺术节,并参评第四届四川文华奖。合江县川剧团团长张晓红成功塑造了村党支部书记李桂英顾全大局、为群众办实事的艺术形象,用独特的川剧艺术形式将李桂英的形象表演得细腻生动。在第二届四川艺术节中,张晓红摘得四川文化奖表演奖,成为了泸州首次获得此殊荣的演员。 “四川文华奖表演奖”是四川省艺术专业类由省政府颁发的最高奖项。历经了川剧的辉煌、衰败、停滞、复兴,尝尽了基层剧团的极苦极甜,这个奖杯对张晓红来说,是她四十年来对川剧传承、守望的最好礼物。 “盘正条顺,是个好苗子!”12岁时考入合江川剧团时,当时的团长这么评价张晓红。张晓红出生于川剧世家,父母都是川剧团演职人员,6岁开始便跟着大人们翻跟斗,从小就在剧团里耳濡目染。 张晓红说,从那时候起,她的人生就和川剧分不开了。唱好川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唱”“念”“做”“打”基本功一样都不能少。考进剧团后,张晓红一直以最严的标准要求自己,自身的表演天赋和刻苦的学习态度让她的表演之路一路“绿灯”,很快就成长为团里的核心力量,当一名优秀的川剧演员的信念也在她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在舞台上琢磨技艺,演遍了人间的悲喜,川剧早已成为张晓红人生的一部分。舞台上惊艳四座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辛苦付出,一个眼神、一个走位、一句唱腔,往往要练上上百遍,才能最后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川剧。她始终相信,中国传统戏曲已经自成体系,演员极其表演能够打动观众,还是离不开传统戏剧的基本功力,这更是需要长期磨练。 80年代,人们物质、生活匮乏,电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走进寻常百姓家,川剧大受追捧。用老一辈艺术家对川剧的总结,就是“生旦净末丑,荡气回肠,演尽人世风情,昆高胡弹灯,金声玉震,唱遍城乡舞台”。这一时期,张晓红在川剧中塑造了一大批性格各异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了县内县外大家公认的既会唱又唱得好的川剧旦角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