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像顾春玲、肖慈君一样同是“60”后,同样战斗在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不在少数。
在这批“60”后中,58岁的陈晓燕是年龄最大的一位,她和另外两名“60”后万利、刘建平共同坚守在隔离病区,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工作中的陈晓燕

工作中的万利

工作中的刘建平(左)

“医护人员进了隔离病区就不会轻易出来,病区里面需要的一些物资,比如医疗药品、防护物资以及一日三餐等,就需要我们经过缓冲区把这些必须的物资和生活用品交给她们。”
陈晓燕的孙女才3岁,儿子儿媳同样在医院工作,丈夫在医药公司,都是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当前情形之下,一家人只有轮班在家照顾小孙女。
当问到为什么要冲在最前面时,“60后”们回答:
陈晓燕:“医护人员都在此时冲一线,年龄不是问题,我也不例外。”
万利:“17年前抗击非典的经历,更增加了我在一线‘战疫’的信心。”
刘建平:“其实不是有多伟大,而是选择了这个岗位,就要尽最大的努力。”
“为了防控疫情,为了国家人民,只要有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们都会义无反顾。”——这是她们共同的心声。
文:徐庆 汪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