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70载·忠山力量】共同走过47载,我深深地爱着泸医

来源:川南网 作者:白鸽 发表时间:2020-05-11 10:26

    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70岁生日之际,小编陆续推出【风雨70载·忠山力量】系列专题,带你一起回眸来时的路,找回那些年代的记忆。

    今天,给我们讲故事的是医院名老专家罗兴林教授。


口述者:罗兴林

    简介:

    罗兴林,重庆开县人,出生于1950年8月

    ▶ 1993年,任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

    ▶ 1996年,遴选为泸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 1997年,被评为四川省卫生厅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002年,被评为四川省卫生厅第一批学术技术带头人;

    ▶ 2000年,任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内科主任;

    ▶ 2005年,荣获“四川省第七批有突出贡献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 2006年,评为泸州医学院首届教学名师;

    ▶ 2006年,获“四川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 2008年,被评为第二届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并被评为第七批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带头人;

    ▶ 2009年,获“泸州市劳动模范”称号。

    罗兴林口述:

    从川东到川南,农村孩子被推荐上了大学

    1950年8月,我出生在重庆开县的一个农村家庭,是农民的儿子。1966年秋,我上高中一年级时,“文化大革命”发生了,我回到乡下,成了回乡知识青年。

    我姑爷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他看我天资聪明,又是高中生,在乡下干农活可惜了,于是介绍我到区卫生院学医当学徒学中医。1973年,大学开始招工农兵学员,我被公社推荐报考了大学,并被当时的泸州医专录取。就这样,我从当时川东的开县来到川南的泸州。

    从求学到工作,扎根泸医做了老师和医生

    泸州是个好地方,泸医的忠山校园也很美。我深感幸运的同时也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所以,读书很勤奋,很认真。

    在泸医读书,我收获的不只是医学知识,还有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我当时的梦想着留在泸医当老师当医生,并将希波克拉底的誓言当作我的理想追求。

    1977年,我大学毕业,如愿以偿留校工作。当时,泸医的物质条件很差,我分到的住房只有7平方米,十分简陋。虽然艰苦,但我充满了干劲。


    1977年秋,全国恢复高考,从各地来泸州医专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多,我也开始为学生上课。由于教师缺乏,我经常为一百来名学生上大课,看见那么多大学生在下面聚精会神地听课,身为教师的荣誉感也油然而生。

    1981年,心血管研究室成立。我一边在学院给学生上课,一边在住院部给病人治病。那时,没有严格分科,病人多医生少,整个内科,只有2个住院医生轮流值班。上下三层楼,就一个住院医生在病房里跑上跑下。

    我还记得一位五十多岁的女病人,从叙永山区来,发高烧烧了四五个月,吃不得,枯瘦如柴,到许多医院去检查过,一直没有找到病因。我看她面部表情冷漠,大胆判断并建议她做脑积汁检查,做穿刺。结果一下就找到病根——她患的是结核脑膜炎。找到病因,对症下药,这个病人很快康复出院。这个病例给我一个启迪,就是在遇到疑难病时,要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发散思维、创新思维。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