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朋友”王贵川:在烈焰风霜间负重前行(3)

来源:川南网 作者:李亭谊 发表时间:2021-02-08 09:57

   手套

   在不多的刻骨铭心中,叙永县“12·9”山体滑坡依旧是王贵川心中难以磨灭的“不愿提及”,只因他全程在场,看到了那片炼狱似的废墟。

   “接到增援通知是在2018年12月9日下午18时许。”原摇翔路消防中队副中队长樊福建道,“接到通知后,我立刻带上王贵川等人向叙永县分水镇出发。”

   消防车驶入分水镇后,便被大雾裹挟,冷空气夹着雪花撞击在车窗上,漾开数道霜纹。“能见度只有一米左右,又是盘山路,我们只能缓慢前行。”糟糕的天气状况在王贵川等人的心里布上了一层阴影。“山体滑坡的救援难度很高,再加上能见度和低气温等问题,对受困人员和搜救人员的体能都是极大的考验。”樊福建说道。

   赶到现场后,王贵川等人被安排到了搜救队中,鞋底无数次从碎石瓦砾上踩过,王贵川愈发焦急。“当时已经接近凌晨了,还有好几名被困人员被埋在我的脚下,但就是找不到,这是最大的煎熬。”正在这时,一名脱困人员的对讲机传来了低沉的电流声,受困人员的声音通过断断续续的信号传进王贵川的耳朵里。

   “找到了!”王贵川精神一震,就在他们的搜救范围内,有两名工人被困在坍塌的碎石堆下面,前端是一块被压变形的预制板,它刚好撑住了垮塌的顶梁,为两名受困人员提供了狭小的生存空间。

   “我们将铺在最外层的断梁清除后,通过碎石内的缝口发现了他们,顶在前面的工人被条石压住了腿,他的肩上还压着一根断裂的房梁,没法行动,身后的那名工人因活动受限,也提供不了任何帮助。”王贵川回忆,“队长立刻部署,让我从侧面打了一个能容纳一人匍匐前进的洞,他从另一侧打了一个脑袋大小的小孔。”

   “那个空间全靠断梁撑着,随时会坍塌,我们只能在极限范围内打救援孔。王贵川身形修长,我就让他去救援。”樊福建道。

   孔洞打出后,王贵川立刻展开救援,结果入洞后发现,必须破开最外围的瓷砖才能进行施救,“因为空间太过狭小,导致通风很差,没办法使用电钻,只能用凿子一点点凿开。”于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就此展开。

   “我从另一侧的小孔里探进头,帮王贵川照明及安抚受困人员的情绪。王贵川就一点点的凿着瓷砖,还要将灰尘和泥土清出去。”樊福建道。

   “锵锵”的敲击声在这条生与死的分界线上连绵,王贵川的护目镜上是热气、汗滴与灰尘交织的霾影。匍匐太久,他的血管开始收缩,刨动碎石的动作开始变形,锋利的石渣扎破手套,在他的手上留下血痕,鲜红的血顺着本已结痂又崩裂开的伤口灌出。

   “再给我递双手套!”王贵川的身子缓缓退出洞口,他的身后四散着破裂的手套。

   “我问他要不要换人,他说,洞里比外面热和。”樊福建回忆,正是王贵川的这句玩笑话,将那名被石板压住的工人从鬼门关中拉了回来,“那名工人已经到极限了,好几次差点昏睡过去。听到王贵川这句话,他发出了笑声,本来凝重的氛围,也被冲淡了许多。”

   历时7个小时,两名工人终于被救了出来,王贵川靠在碎石堆上,看着他们被抬上救护车,长舒了一口气。“人救出来了,还活着。”这是王贵川脑中唯一的念头。

   这次救援,给王贵川带来的,除了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个人二等功外,还有逝去之人的梦魇和后知后觉的惶恐。

   “过了很久,有次聊天的时候王贵川问我,万一那个洞垮了,他是不是就死了。我说,既然我和他一起去的,就会把他平安带出来。”樊福建道,这句话却更像是宽慰,或是一道平安符。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