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9点30分,一列悬挂着“泸州——杜伊斯堡”字样的货运火车缓缓驶出泸州港进港铁路专用线,中欧班列(泸州号)首列发车,意味着货物能够在泸州“同站换乘”,实现长江水运和中欧班列的无缝连接,长江、莱茵河跨万里“牵手”,充分发挥铁路和水路运输的比较优势及组合效应。
泸州区位优势明显,政企各方大力支持
中欧班列始于2011年,从川渝两地走向全国,联通欧亚,截至2020年四川省累计开行8000余列。近年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西南地区作为国家西向开放桥头堡,迎来了新一轮战略机遇叠加。
泸州作为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四川南向开放门户,拥有四川第一大水港,第三大航空港,获批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承担着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发展、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物流枢纽的重任。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通道搭台,贸易唱戏。中欧班列(泸州号)得到了政企各方的大力支持,顺势开行。在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中铁集装箱成都分公司、泸州海关、川铁泸州、泸州港务等的全力支撑下,中欧班列(泸州号)正式开行,让泸州成为全省唯一具备国际水运、陆运双通道的城市,为四川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注入了新的动能。
主要开行三条线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当天,在首发列车的50个集装箱上,满载着来自泸州、上海、南京以及川渝等地的机械设备、电子产品、食品、无纺布、百货等货物,总重713吨,货物总价值约354万美元。
班列直接从泸州港发车,通过霍尔果斯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国家,全程约1.1万公里,预计运行22天后到达德国杜伊斯堡。回程货源主要进口俄罗斯、白俄罗斯的牛肉、鸡副产品以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粮食、木材等产品。
根据泸州开放发展需要和区域对欧贸易需求,中欧班列(泸州号)开行3条线路:
3条线路
线路一:中国(泸州港)—霍尔果斯(出境)—德国(杜伊斯堡),全程约1.1万公里,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运行时间约22天。
线路二:中国(泸州港)—霍尔果斯(出境)—波兰(马拉舍维奇),全程约1万公里,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运行时间约20天。
线路三:中国(泸州港)—阿拉山口(出境)—俄罗斯(莫斯科),全程约8000公里,途经哈萨克斯坦,运行时间约15天。
中欧班列(泸州号)开通,为地方开放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全省融入新发展格局增添新动能,充分发挥泸州国际水港功能,与成都国际陆港、国际空港构建起四川对外开放三大支撑,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与共建“一带一路”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节约时间运输成本,多措并举保稳定运行
“中欧班列(泸州号)的成功开行,标志着泸州打造直连欧亚的‘公铁水空’国家多式联运枢纽城市迈出了重要一步。”中远海运集团总经理助理、中远海运物流董事长、党委书记韩骏表示。
开行中欧班列(泸州号),对推动泸州外向型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缓解企业对欧发展通道班列瓶颈问题,满足泸州至欧洲贸易往来物流需求,并使泸州至欧洲物流时间较江海联运缩短50%以上,运输成本较航空运输降低25%以上。同时,依托泸州综保区进行中欧班列(泸州号)货物集散,增加泸州外贸箱量和外贸业务量;提升泸州国际组货能力,抢占四川外贸桥头堡位置,促进区域国际物流枢纽加快构建。
省政府对泸州发展给予殷切希望,副省长杨兴平表示,今年是我省确立的“外贸进口年”,泸州要以开通中欧班列为契机,加大对外开放合作力度,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为四川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努力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前列作出更大贡献。
开好头、起好步、布好局。接下来,泸州将采取持续优化运行服务保障、推动“中欧班列+”模式发展、探索建立海外服务体系等措施,在班列开行的计划性和稳定性、回程比率、运输时效、货值提升以及品牌打造、市场化运作和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中欧班列(泸州号)稳定开行。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酒城口岸物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