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喜人!乡村振兴,泸州走在前列

来源:泸州日报 作者:简放鹏 发表时间:2023-02-15 10:22
   2022年,泸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围绕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重点任务,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在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取得走在前列的突破,获得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市荣誉。
 

2月10日,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建设村“樱花谷”的樱花盛开,迎来众多游人。刘学懿 摄

   “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做好“三农”工作,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这需要建强党的农村工作机构,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予以保障。

   与此相应,泸州去年完善市—区县—乡镇—村“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领导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组织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和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专题会议10多次,全年专题听取“三农”工作汇报32次,带动全市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一线研究解决涉及乡村振兴方面问题900多个。

   推动乡村振兴,关键是落实责任。泸州采取“三看”,推动第一责任人落实责任:结合乡村振兴日常工作调度,一看党政主要负责人组织班子成员,定期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工作次数;二看党政主要负责人督促班子成员,到责任区域研究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频率;三看班子成员所负责区域年度乡村振兴工作取得的实效。
 

新春舞龙。泸州日报记者 阮春华 摄

   去年,市、区县、乡镇三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工作300余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到一线研究推进乡村振兴累计1200余人次。

   通过上述措施,泸州构建起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三农”工作推进机制。

   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在泸州还体现在:一方面,泸州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优先保障资金投入。去年,全市累计投入各级财政资金76.18亿元,全力支持乡村振兴;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另一方面,全面推行乡村振兴项目简易审批程序,依法依规施行简易审批程序,确保村庄项目快批快建。
 

江阳区蓝田街道境内的杨桥湖畔绿树环绕,春意盎然。刘学懿 摄

   总产量保持稳定: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粮食稳,天下安。
 
   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须通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来保障。
 
   对此,泸州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建立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粮食安全主体责任;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目标未完成的区县,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分类考评激励中不得评为先进或优秀;建立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情况通报机制,持续推进撂荒地专项整治,落实推动盘活撂荒地的奖惩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泸州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扛起耕地保护责任,如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分解下达,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确保“良田粮用”。与此相应,各区县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围绕省上下达“面积601.1万亩、产量233.6万吨”的目标任务,泸州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推进泸县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和合江县省级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基地建设(高粱良繁)项目,推广自主选育的“泰优2903”等全省“稻香杯”获奖品种;开展水稻“吨粮田”高产示范创建,打造中稻+再生稻“吨良田”10万亩,播栽大豆36.1万亩,推广大豆玉米(高粱)带状复合种植面积23.28万亩。
 
   2022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超额完成,粮食产量保持稳定,超额完成省级目标任务,有机高粱面积和产量保持全省第一。这让泸州“川南粮仓”地位更加巩固。
 
   探索“一体两翼”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乡村要振兴,必须要有产业的支撑,否则是无源之水。
 
   围绕我省构建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和泸州“一体两翼”农业“八大特色产业”布局,泸州探索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特色经作作为重点的沿长江高效特色优势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


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特早茶种植基地里茶树渐渐抽出嫩芽,茶农们十指翻飞采摘新芽。廖胜春 摄

   在三个主体功能区的对应上,泸州重点打造“一体”地区区域都市现代农业高地,推动“东翼”地区优质粮油、特色经作产业带建设,做特“南翼”农业特色产业,培育赤水河精品甜橙、乌蒙林海、生态农产品、道地中药材等百亿级产业。
 
   作为承载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载体,泸州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通过聚焦产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围绕“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泸州推进沿长江高效特色产业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推动以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为“一体”的区域建设都市现代农业高地,已打造“春提早”沿江蔬菜产业带40万亩、中国特早茶产业带30万亩;推动以泸县、合江县为“东翼”的区域建设优质粮油、特色经作产业带,已建成优质柚产业带、晚熟荔枝产业带、龙眼产业带各30万亩,并联合重庆江津等地区打造“巴蜀鱼米之乡”产业带100万亩;推动以叙永县、古蔺县为“南翼”的区域建设特色林果、肉牛产业带,已建成精品甜橙产业带30万亩。结合产业提升行动,全市已建成各类现代农业园区76个,列入省级培育园区7个。2月13日,省政府印发《关于命名2022年度四川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的决定》,泸州4个现代农业园区跻身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行列。
 
   目前,泸州农业特色产业实现集约集群化发展,全市“一中心两乡四带”的产业格局初步构建形成。

   泸州日报记者 简放鹏

   原标题:成果喜人!乡村振兴,泸州走在前列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