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出圈
长宁美食又又又上央视啦!
1月5日晚6时45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2《生财有道》栏目
《非遗美食 如何成为创收致富的金字招牌》
用时23分钟
聚焦长宁非遗美食
快来跟随央视视角
探寻长宁全竹宴、酱耙酱油、双河凉糕
三项非遗项目的制作工艺吧
↓↓↓
全竹宴
长宁全竹宴制作技艺为
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宁丰富的竹资源品种
提供了充足的以竹为主的食材原料
![]() “全竹宴”共计有100多个菜品
从竹的根菌到竹笋再到竹的枝叶
每个部位都可以成就一道绝色美味的菜肴
醇香脆嫩,让人垂涎欲滴
![]() 长宁全竹宴源于
蜀南竹海景区佛教胜地的龙吟寺
以竹笋和竹荪制作的“全竹席”
从明朝至今代代相传,不断完善
已成为今天长宁接待贵宾的名肴
![]() 全竹宴不仅只是美味佳肴
更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
鲜明的地域特色
长宁人食竹与竹相伴的文化基因
深深的烙印在长宁人的骨子里
![]() 双河凉糕
双河凉糕绵密细嫩、入口即化
集“凉、甜、绵、嫩”为一体
吃在嘴里
如同置身在山涧清泉中
惬意而舒服
![]() 作为省级非遗项目
“双河凉糕制作技艺”用料考究、做法精致
有其独到的制作精髓
![]() 自清代以来
双河人就利用传统制作技艺
采用葡萄井井水制作凉糕
仔细选出饱满的“桂朝”米,除去杂质
用葡萄井井水洗米,浸泡10小时以上
经手工石磨磨米浆、熬煮
最后放在流动的葡萄井水中浸泡冷却
繁复的技艺与清凉的井水
造就了双河葡萄井凉糕独有的清透爽滑
![]() 酱粑酱油
双河酱粑酱油传统酿造技艺历史悠久
这一技艺的产生发展
源于长宁县双河镇
![]() 双河酱粑酱油酿造技艺的基本内容为:
酱油酿造过程中传统的特定的法则、
规程、及世代相传的技艺
祖传菌种制曲,高盐稀固发酵
长周期自然晒固
以及“秋子”(竹丝编制,用于浸入酱汁的圆筒形工具)浸出等法则
与其他酿造工艺有着根本的区别
![]() 清末民初时便在川南地区形成了
“双河酱油思坡醋”的不倒品牌
双河酱粑酱油酿制技艺
是长江上游流域乃至西部地区酱油技术
酱油文化的独特典型
所产酱油具有酱香浓郁,色泽棕红
体态澄清,味道鲜美,挂碗粘碗
久储不变质的优良品质
![]() 竹食味美鲜香,竹景青翠悠远
长宁美食文化丰富多样
千变万化的味觉盛宴
等你来探寻
(长宁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