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非遗摄影展采风活动启动,首站打卡国家级非遗“古蔺花灯”

来源:川南网 作者:百说 发表时间:2024-05-09 13:50
   非遗工程二十年,成果记录正当时。5月8日,由泸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泸州市摄影家协会共同组织的泸州非遗摄影展采风活动正式启动。当天,活动第一站走进古蔺县永乐街道,打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蔺花灯”。
 


 
   “古蔺花灯”传承历史悠久,艺术精湛。经泸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多次深入古蔺考证,“古蔺花灯”起源于唐朝,兴盛于清代中叶。“古蔺花灯”唱词中有这样的叙述:“灯从唐朝起,灯从唐朝兴,唐朝兴起而今,皇母娘娘害眼病,许下三十六盏灯,十二盏上天变成紫微星,十二盏下地化做五谷灯,十二盏留在民间为花灯。”
 

 
   “古蔺花灯”盛行于清代中叶,每年的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二择期起灯,正月十八罢灯,村寨各路灯棚走街串巷“耍花灯,贺新年”,说唱吉祥,祝福平安,感恩天地,歌颂爱情,传播公德。 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续修叙永、永宁厅县合志·民风》记载:“正月初八日始,各街竖灯杆下搭灯棚,萧鼓喧阗,游人如蚁,十二至十五夜,加以龙灯、狮灯花灯,谓之闹元宵。”,有史籍记载也有上百年的历史。
 

 
   “古蔺花灯”以传统节俗活动传承延续至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以“灯班”为组织形式,每个灯班少至七、八人,多至数十人,由民间艺人和爱好花灯表演的人组成,是集当地传统舞蹈、音乐、戏剧、说唱、文学、美术等多种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古蔺花灯”基本为双人对舞形式,其丰富的舞步与各种造型具有极高的舞蹈技巧性。
 

 
   古蔺花灯具有“要逗要笑、要拽要闹、要唱要跳”的表演风格,深受群众喜爱。2014年7月,古蔺花灯更是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说起古蔺花灯,就不得不提到一位代表性人物——省级非遗代表传承人谢建刚。谢建刚,男,汉族,1973年8月生,泸州市古蔺县永乐街道德付村一组村民。谢建刚在花灯之乡长大,祖父和父亲都精通花灯技艺,他从7岁起就跟着父亲唱花灯,父亲常常手把手地教授他花灯动作、唢呐吹奏方法和花灯唱腔,叮嘱他要把老祖宗的东西传承下去。谢建刚和父亲40余年花灯唱词不绝于口,坚持作品质量精益求精,传授技艺分文不取,用心用情践行传承古蔺花灯文化使命与诺言。
 

 
   一辈子的“非遗”情缘,44载的技艺传承,是对父亲一句允诺的坚守,是对古蔺花灯的真挚情感。如今,谢建刚年过五旬,却依旧每日练习古蔺花灯,坚持用精湛的技艺、不变的质量,绽放古蔺花灯的时代之花,做古蔺花灯的“守艺人”。
 


 
   注:本文部分资料参考古蔺融媒文章“谢建刚:古蔺花灯的‘守艺人’”

   图:马春莲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