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川南“乔家大院”

来源:川南网 作者:鄢德良 发表时间:2022-12-08 09:42
   入冬时节,川南天空见不到一丝阳光,时常飘洒着绵绵细雨,给人感觉到处都是湿漉漉的、雾蒙蒙的、阴沉沉的。前几天,真是老天开了眼,连续出了三天太阳,让人感到清心气爽,我和3位摄影发烧友决定抓住这个难得一见的好天气,去打探已久躲在深山人未识的合江县尧坝镇识字场邓山大院看看。
 
   我们四人开车从泸州城区出来经江阳区分水镇,40多分钟就到达了尧坝镇,在两名向导带领下,又坐了10来分钟的车才到了识字场,原本打算搭摩托车去邓山大院的,可一打听才知道,虽连续晴了三天,一般的乡间小路早就干了,可那条未修好的乡村公路还是泥浆浆,连摩托车都去不了,好在摩的司机说只有三四里路,我们还是兴趣昂然地鼓足了劲,背起照相机艰难地迈开双腿,在泥泞道路上艰难跋涉。
 
   虽已是冬日,川南山村不像北方那样,都处都是白茫茫的原野,放眼望去仍然是小桥流水,葱葱郁郁 ,美不胜收,舒心惬意的感觉油然而生。跨过了一道石板桥,翻越了一个连一个的山坡……附近的村民告诉我们,前方再翻过一道山梁就到邓山大院了。我们兴奋地加快了步伐,喘着粗气爬上了山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据山腰的邓山大院在水田映照下闪出粼粼波光,整个大院青砖黛瓦,显得气势恢宏,掩映着绿树成荫,缕缕山雾与袅袅炊烟撩绕其间,给人感觉此院建筑色调朴素淡雅。放眼望去,连成长形青瓦白墙的民宅,空间变化韵味有致,一道大门两道侧门坐落其间,呈八字大开的大门还隐约可见,但门外两侧原威武雄壮的镇宅石狮却早已不见了,可依旧还能体现出川南民居在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与成就。
 

邓山大院侧后全景

   在热情好客的村民带领下,我们陶醉于天井楼阁廊道纵横之间,雕梁画栋,曲径通幽,别有洞天。据村民讲,整个大院原有140多间房屋,32个天井,四周都有高大的院墙围着,以正门厅堂为核心,配以客厅、书房、帐房、大厨房、大餐厅、主人宅院、未婚少爷卧室、下厅堂、大院坝、喂马房等,可谓功能齐备,应有尽有。房屋与房屋之间,靠天井和走廊连接,连挑水煮饭都晒不到太阳,也淋不到雨,可以说足不出户,就能在大院里住上几个月,也不会产生外出放风之联想。


邓山大院小天井
 
   解放后,邓山大院分给了40多户村民所住,由于年久失修,不少房屋已垮塌,天井也只剩下24个,大院围墙也不见踪影,只有剩下的断垣残壁还诉说着当年的辉煌。最让人们感兴趣的是,大厨房里有12个灶台,可以想象当年何等富有,真是嘉宾云集,高朋满座,热闹非凡,也印证了“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古语。
 
   当村民把我们带到大院右侧仅存的碉楼上观望,整个大院尽收眼底,看到碉楼四面设计的射击孔,似乎看到了当年社会动荡和匪祸不断。看着我们的疑虑,村民饶有兴趣告诉说:“只要把正门和两道侧门一关,任何人都别想进入或者离开这个大院,也没有听说大院遭土匪抢劫过。”可见当年大院是森严壁垒,土匪们都望而却步,不敢来打扰富甲一方的大院主人。
 
   大院坐落于邓山之下,也因此而得名,右有仙顶岩,左有龙桂山,后有法王寺,现正在修建一条从尧坝镇途经识字场和邓山大院,再到二里乡法王寺的乡村公路相连接。整个大院依山而建,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瓦脊连成一线,形成有节奏、有韵律的川南民居典范。就其建筑规模来说,大院比大邑县刘文彩庄园、江安夕佳山民居大了许多,但它的精美程度,又没有夕佳山和叙永春秋祠那样多栩栩如生的雕梁画柱,正是这种不矫饰,不做作,自然大方,顺乎形势,与大自然保持和谐的韵味,更加突出了大院主人不趋时势,不赶时髦,不务时兴,笃守古制,信守传统的建筑理念和个性,也感觉到了当年大院主人对喧嚣与繁华的不屑。


邓山大院一角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谈及大院的来历了。据说该大院建于明未清初,是由一邓姓大户所建。只因邓姓大户生性好赌,一次豪赌就将其大院输给了李姓赌友。从此,大院易主成了李家物业,并世代相传。而李家后人中,我们又不能不提到声名显赫的李春阳,才将大院扩建成了如今之规模。
 
   李春阳生于1873年,死于1957年。少年时天资聪慧,文武双全,参加朝庭考试,曾获晚清文秀才、武举人功名,在合江县尧坝镇一带颇具影响。他常怀报国之志,于1911年11月5日夜追随合江县人夏亮公(夏之时),在成都龙泉驿参加了推翻清朝政府的起义,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枪杀清东路卫戍司令魏楚藩,枪伤教练官林绍泉,打响了四川反清独立第一枪。在成立蜀军政府时,夏亮公被公推为副都督,而李春阳则历任四川省参议员,主管刑庭,相当于当今的省法院院长,被民间俗称为“斩杀自由”。然而,在风云变幻、争权夺利的军阀混战年代,他因夏亮公被排挤而心灰意冷,回到合江县尧坝镇,在邓山大院的朝门上,手书了一副对联:“几经事变身尤在;不为公忙我自闲。”
 
   他本想回家过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隐居生活,在天下纷争的兵荒马乱年月里,仍不能独善其身,曾被民国政府多次上门邀请出山,担任过民国合江县警察局长,还拥有尧坝团总(操办护乡团练),古楼山寨主、尧坝(新店、沙坎、真龙、识字等地都属尧坝管属)袍哥会红帮仁宇旗大哥等身份。


邓山大院正面全景
 
   李春阳回到家乡后,购置了一些田土,加之祖上留下的田产,每年都有几百担租子可收,在当地可算是富甲一方的大地主了。可他平时乐善好施,每年春节,都要推几担米,接济没米过年的穷苦人。若遇到谁家死了人没有地安葬,他听说后就会划出土地送死者入土为安。因此,解放后,周围群众念及他乐善好施的好处,没人站出来批斗他,人民政府也未为难他,让他能安度晚年。到了1956年,成都人民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清理资料时,意外发现了他早年出版的揭露国民党黑暗,自己报国无门的诗集,想到他解放前是个开明进步人士,专门派人前往合江多方寻找他,请他出山到成都任职。当成都来人坐着滑杆(轿子)去邓山接他时,他已经去世了,留下了许多遗憾。
 
   邓山大院昔日兴盛已成历史,李春阳后人因历史原因早早搬出了大院。如今大院看起来萧瑟破败,也没有重新修葺再现辉煌,这就是最真实的模样,如博物馆一般,保留着当年的一些器具物件,见证着一段兴盛繁荣到没落的过程。


碉楼照片

   文:鄢德良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