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50余岁的泸州壮年男子陈先生,平常身体甚好。
今年3月,陈先生突发不明原因的腹胀,久卧后腰部和背部疼痛不适,当时并未重视。几天后,触及腹部长有一个小包块,无疼痛不适。
为求明确诊治,陈先生遂来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经过相关的专业检查,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Ⅲ期。
而就在这短短的几天之内,陈先生腹腔内的包块迅速长大,鼓鼓地凸起,仿佛一个篮球或小孩的头一般大小。遂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进行治疗,经过7个疗程的化疗,腹腔内巨大的瘤体逐渐缩小。
“半年来,我们全力配合医生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在血液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我们有信心治愈战胜疾病!”在血液内科病房内,陈先生精神抖擞地说,他现在正准备下一步的自体骨髓移植。
在临床上,像陈先生这样的淋巴瘤患者还有很多。
为了帮助人们了解淋巴瘤,识别恶性淋巴瘤的早期症状,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国际淋巴瘤联盟、世界卫生组织从2004年起,将每年的9月15日定为“世界淋巴瘤宣传日”。今年的9月15日是第十七届“世界淋巴瘤宣传日”,本次宣传日主题为“感谢有你”。
借此机会,我们采访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造血干细胞移植组医疗组组长邢宏运副教授,请他来给我们聊聊关于淋巴瘤的那些事儿。
典型表现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全世界最常见的血液肿瘤之一,在我国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中位列第九。
淋巴瘤多发于中青年人群,如果淋巴系统出了毛病,即淋巴细胞发生了恶性病变,不受控制地生长,就会得淋巴瘤。
由于肿瘤细胞可随着淋巴和血液播散,淋巴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淋巴组织,如胃肠道、鼻、咽部和扁桃体、皮肤、涎腺、眼眶和泪腺、睾丸、肺、甲状腺、中枢神经系统、骨骼、乳腺、子宫颈和卵巢等。
根据瘤细胞病理特征,淋巴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90%以上的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淋巴瘤的局部症状最典型表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的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锁骨上或颈部等部位,也可见于腹腔、腋窝、颅内等部位,由于无痛,很多人都会忽视,等到淋巴结肿大压迫到相应的部位,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腰痛等不同症状时才意识到身体出现了问题。
高烧、贫血、盗汗等非典型症状亦要重视
此外,我们也要当心一些非典型的症状表现,如不明原因的高热、盗汗、消瘦、皮肤瘙痒和乏力等,也应该引起重视。
多年前,泸州市曾有一名女白领因持续一两个月的40℃高烧、贫血,采用常规的感冒治疗均无改善,后来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过3次的骨髓活检和PET/CT检查,确诊为原发于骨髓的淋巴瘤,规范治疗2年后治愈。
“有些淋巴瘤的发病部位比较隐匿,比如骨髓、纵膈等,因此其表现症状也往往因人而异。”邢宏运副教授表示。
今年初,泸州一27岁的名校在读博士生,无明显诱因出现脸部及颈部肿胀不适,后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查确诊为原发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经血液内科采用化疗联合靶向治疗7个疗程治疗后,现已消除大部分肿胀,目前仍在继续治疗中。
邢宏运副教授强调,正因为淋巴瘤类型极多,鉴别诊断是非常有难度的。即使拥有多年经验的专科医生也不敢轻易下判断,更不用说是非专科医生。因此,为尽可能保证安全,一旦怀疑有淋巴瘤的可能,建议要到正规且拥有丰富诊疗经验的医院进行诊疗。
大部分淋巴瘤可治愈
由于公众对于淋巴瘤不了解加上对癌症的恐惧,大家总是“谈癌色变”。
“有的患者和家属一听说淋巴瘤,以为是绝症,治疗无望,便放弃了治疗!”邢宏运副教授说,这其实是大家的一个误解,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淋巴瘤是目前治愈率最高的肿瘤之一,特别是最常见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自从2000年新药面世后,其治愈率提高到了50%。
目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开展的淋巴瘤治疗手段主要有:
1.放化疗;
2.靶向治疗;
3.手术;
4.免疫治疗;
5. 造血干细胞移植(分为自体干细胞移植和异体干细胞移植)。
随着肿瘤治疗进入精准医学时代,淋巴瘤治疗也进入了靶向及免疫治疗的新阶段,目前国外的免疫细胞治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经过规范化的治疗,大部分的淋巴瘤患者可以得到治愈,即使是不可治愈的淋巴瘤,在积极有效的治疗下也可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邢宏运副教授表示。
同时,他也提醒广大市民:
如果发现身上有无痛性、进行性的包块肿大,或非感冒性的高烧、贫血、盗汗、不明原因的消瘦等,均应到正规医院的相关专科进行专业的诊治,以便及时排除是否为淋巴瘤。
艾滋病、乙肝、长期接受放射性物质的人群等,均为淋巴瘤的易感人群,应做好定期的体检。
一旦确诊为淋巴瘤,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乐观面对,尽可能争取最大的生存机会。
专家介绍
邢宏运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博士后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
造血干细胞移植组医疗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