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9时 胡先生成功“出仓”也标志着医院首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医院在非肿瘤性疾病造血干移植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将造福周边更多的血液病患者。
“从去年6月开始,就莫明地觉得很累,后来越来越严重。”家住龙马潭区的胡先生到就近的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便开始吃药、输血维持生命。 “基本上隔1周就需要输血一次,吃药效果也很有限。大多数时候只能体息,稍一运动就很累,生活质量更无从谈起。”胡先生妻子杨女士说。 邢宏运接受采访
今年2月,胡先生感冒了,病情一度危重,家人赶紧将他送到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求诊。
技术突破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一组骨髓造血组织减少,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周围血全血细胞减少的骨髓造血衰竭(BMF)综合征。临床上常表现为较严重的贫血、出血和感染。其年发病率在我国为0.74/10万人口。 ✓再障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先天性再障主要包括范科尼贫血(Fanconi anemia,FA)、先天性角化不良(dyskeratosis congenita,DC)、 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SDS)、 Diamond-Blackfan贫血(DBA)和先天性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症(congenital amegakaryocytic thrombocytopenia,CAMT)等。 有明确病因如药物、放射损伤、病毒感染等所致的再障称为继发性获得性再障;无明确致病因素者称为特发性获得性再障。 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血像及骨髓分为重型再障和非重型再障。AA一旦确诊,应明确疾病严重程度,尽早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抑制治疗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首选治疗方案 然而,约75%的患者缺少匹配的同胞供体或不符合HSCT要求。据官方统计,只有20%~30%患者可以找到合适供者,实际临床工作中,有更多患者因缺少匹配的同胞供体或不符合移植要求而未能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这部分患者只能进行免疫抑制治疗。 免疫抑制治疗(IST)起效相对缓慢,有效率最高也只可达到70%~75%,还有20%~30%的患者对IST无效。同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初始治疗有效的患者可能会复发,长时间存活还会发生克隆性进展。
HLA配型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突破
✓什么是单倍体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此次移植手术的成功,也是我们在非肿瘤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方面再获突破,将让泸州及周边更多患者能就近获得高质量的诊疗,重获健康。” 邢宏运教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