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三月“两会”时。每年“两会”都吸引着国内外无数关注的目光,他们渴望从中解读新的政策风向标,以判断自己关注的行业下一步走向。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汽车行业受政策影响极大,“两会”自然牵动着每一个汽车人的心。 2015年被称为中国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今年“两会”将落实哪些关乎汽车业发展、命运的政策?爽约的新版《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是否会出台、美规车何去何从、新能源车是否依旧掣肘于地方保护、车企合资股比是否放开、国内限购汽车城市真的会继续增多?搜狐汽车将密切关注这些与汽车息息相关的政策动向,并随时奉上最新报道。 新汽车产业政策何时来?
在过去几年中,诸多中国汽车行业人士公开呼吁我国应出台新的汽车产业政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曾明确指出现行汽车产业政策的三个不足:一、在制定时没有想到中国的私家车能快速发展,没有为汽车进入家庭创造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所以当交通拥堵成为社会问题时,该政策在被动地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二、该政策对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鼓励力度不够;三、该政策没有利用我国庞大的汽车市场来培育自主品牌汽车。 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其身上与生俱来的有着管制性特征与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中国汽车行业实施着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汽车企业的投资、合资企业的成立与投资等均需进行严格的审批或核准。 而且在目前的管理制度下,也并不是符合准入规定的企业和产品就能进入公告目录,国家发改委对汽车行业准入有最终的决定权。而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在获得项目审批上优势明显。此外,现有的政策体系还为汽车行业的潜在进入者、非轿车类汽车企业进入轿车行业设定了非常高的壁垒,这也被认为是在保护在位企业,尤其是大企业。 因此,在中国汽车产业政策作用之下,政府意志长期凌驾于市场选择之上,阻碍了市场竞争下正常的优胜劣汰。这对中国汽车行业,尤其是自主品牌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在多番炮轰与建言之后,去年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年勇曾表示,汽车产业政策的去留问题正在讨论中。“如果它依旧存在应该对扶持自主品牌有所建树,否则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在此背景下,今年两会是否能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更新换代”,正是值得关注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