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救援,为更多人的团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多线抗疫救灾侧记

来源:川南网 作者:王伊 黄黎 陈易君 发表时间:2022-09-19 08:18

   9月16日23时50分,泸州全域解“静”,全市迎来熟悉的烟火气。夜色中的泸州在车灯点缀下,似繁星落城,漫若浮光。

   但是,在成都、宜宾、马尔康以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泸州市传染病医院等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务人员的“战疫”还在继续......

   在医院领导的办公桌上,笔者看到一张截至9月18日西南医大附院人在院外不同战场上的“战报”:

   40人次医护人员紧急集结进驻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泸州市传染病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9名驰援海南的核酸检测队员在儋州战斗25天后转战成都,至今仍在执行核酸检测任务,已完成58万管核酸采样标本检测;

   30名应急救援队员星夜驰援震中泸定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3名医务人员前往马尔康开展医疗援助工作;

   1670人次核酸采样人员,奔赴江阳区4个社区58个采样点;100余名核酸采样人员连夜前往泸县;70余名医学检验部分子检验人员连轴运转,承担累计近30万管核酸检测任务,全力支持和配合泸州市核酸检测工作。

   院内,西南医大附院人零感染无漏洞的捍卫医院双院区的阵地:双院区门诊一日未停,为30000多群众提供了门诊就诊服务;互联网医院24小时开放,不停歇;医务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通力合作,送饭、购物资、送出院、过中秋,保障2000余名住院患者的治疗和生活顺畅。

   泸定救援

   最快步行深入失联乡的应急救援队


   9月5日晚上11时,在接到省卫生健康委应急办电话指令后,由西南医大附院人主要承建的四川(川南)紧急医学救援队从康健中心院区紧急出发,5个多小时后,即6日凌晨4:30,按指令到达地震灾区雅安市石棉县新民乡,快速完成驻新民乡医疗点建设并展开医疗救援行动。9点,队员们兵分两路,一支守医疗队,另一支10人突击小组,每人背10多公斤重的携行装备,徒步10余小时,穿隧道,避滑坡,越塌方,抵达灾区最深处失联的草科乡。他们是最快步行进入草科乡的医疗队。


   快速、专业、标准化,是这支应急救援队伍的特色。模块化的应急救援物资管理让他们快速集结;多次参与省内外应急救援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每年至少2次的应急救援拉练,让他们每个人都能快速、独立展开救援。

   细节即专业,救援队里水电工作人员同行是标准化的应急救援模式。此外,队伍特设多名疫情防控的专业院感人员。医疗救援与防疫工作同样重要。仅9月8日这天,这支应急救援队协助草科乡完成了1330人次的核酸采样工作。


   9月9日,细心的队员在草科乡的安置点巡查时,发现一小学生因亲人受伤在偷偷抹眼泪。于是,救援队里的心理专家龚科与队友一起,对草科乡小学的老师开展培训,指导使用量表对全校学生心理问题进行评估,并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在离开草科乡前,龚科收到106份调查结果,为11位小朋友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并把结果反馈给每一位孩子的老师。

   截至9月13日,四川(川南)紧急医学救援队共诊治伤员及受灾群众167名,协助转移村民17户,为近600人提供医疗保障,开展心理筛查116人,并对其中22人进行了心理干预。、


   “紧急医学救治、灾后防疫、心理辅导,我们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医学应急救援链,为受援的灾区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保障。”四川(川南)紧急医学救援队临时党支部书记、救援队队长尹崇光说,回泸后,救援队员们将按照要求做好疫情防疫工作,休整过后又投入到泸州的抗疫工作中。


   驰援海南、成都

   “过家门而不入”的泸州核酸检验队


   这支队伍的组建很急。

   8月4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泸州市奥体中心,刚完成日检测能力达到5万管的省级气膜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搭建,8月5日就接到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省应急指挥部指示:支援海南儋州。8月6日下午,由251人组成的援海南省核酸检测支援队出发,8月7日凌晨抵达海南儋州。连续奋战25天后,这支队伍于8月31日晚上返回泸州,集中隔离还未解除,9月2日上午又接到省应急指挥部命令,召集212名队员转战成都,直到现在。

   气膜实验室检测队副队长周攀戏称是现实版的“过家门而不入”。周攀的丈夫同是检验医学专业,目前,在阿坝州壤塘县人民医院参与“组团式帮扶”任务。前不久,阿坝州加强疫情防控,夫妻俩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奋战在抗疫一线。


   核酸检测结果,是“追阳断链”的关键。

   这支队伍的任务很重,9月2日抵达成都后,连夜进行气膜搭建和安装调试工作,9月3日即开舱接收第一批样本。截至9月18日,检测队已完成成都、泸州、宜宾三个市共计58万管样本检测。

   这次队伍的磨合很快。队员们24小时不间断“动态上岗”。经过在海南儋州的25天“实战”,无论是工作效率,还是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样本从进入实验室到结果出具,耗时从最开始的七八个小时,缩短到现在的四五个小时。


   据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气膜实验室领队陈昌洪介绍,按照四川省应急指挥部的调度安排,9月5日晚又抽调了50名队员回泸支援,目前队伍共有197名队员,其中161名泸州队员都是从海南直接“转战”成都,分别来自泸州市内多家医疗机构,还有36名凉山队员是9月6日加入。到19日,已经是他们外出支援的第45天,这一天他们将圆满完成支援任务,回到家乡。

   增援马尔康

   4人救援小组驰援至今


   9月5日清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委派肾病内科主治医师甘林望任组长的4人增援小组,火速支援阿坝州人民医院。

   9月7日阿坝州第一片区(汶川)方舱医院正式启动,甘林望协助指挥部领导,清理细节,规范流程。从到达映秀镇那一刻起,甘林望坚守在一线奋战到9日下午,才返回驻地补了一觉。仅仅睡一个多小时后,再次前往方舱医院。其他队员每天穿防护服救治近10小时。

   中秋佳节,4位西南医大附院勇士坚守阿坝州,为阿坝州打赢疫情防控战尽心尽力。


   本土抗疫

   守护健康 温暖不息


   守土泸州,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上而下,统一行动,紧急启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泸州市传染病医院;保障两院区疫情状态下的医疗工作,特别是特殊患者(透析、肿瘤患者,孕产妇、儿童等)的救治;在泸州静默后的关键时期,化作天使白,志愿蓝......让泸州温暖不息,定格成了一张张感人的照片:

   有为确保科室工作正常进行,不给政府和医院增加负担,提着行李上班,准备驻守医院的医护人员:有同为医生的夫妻档双双站在抗疫一线;有独自在小区做核酸检测的四五岁小朋友,为她做核酸检测的医生就是她的妈妈;有在小区做完核酸采样工作顾不上吃饭,背老人救援的医护人员,为保障患者,陪护的生活用品,甘当车夫的医护人员,以及众多在中秋节、教师节坚守岗位的医务人员。每个场景,都是满格的大爱。


   医院党委书记徐勇,党委副书记、院长江涌靠前指挥,带队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一线工作人员。




   医院党办、院办、团委号召100余名党员干部加入门诊导诊志愿服务中;人力资源部连夜开具工作证明保障医务人员上下班“两点一线式”通勤;医务部、门诊部、护理部、感染管理部等部门号召医护人员以病人为中心,主动走出门诊为危重症患者看病;互联网医院二十四小时运营,全力保障让病人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医疗服务。


   在大量医务人员转战四方、增援社区时,和患者封控在住院楼,“留守”在医院的党员同志主动担当,承担了更多的额外工作;后勤保障部、安全保卫部积极筹集与转运物资、为病房患者送餐、前移关卡查验绿码,全力保障医教研管服各项工作平稳运行。



多点征战
难不倒传承红色基因和把救死扶伤奉为圭臬的
西南医大附院人!
他们用专业和温度
守护着人们生活的日常

   文:王伊 黄黎 陈易君 图: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