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纳溪区紧紧围绕四川省“10+3”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让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茶叶+粮油 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三万元 初春时节,早茶飘香。2月15日,泸州市纳溪区茶叶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的茶树“吐出”嫩芽,缕缕茶香散满茶园,采茶工人的手指不停地在茶树上“翻飞”,一颗颗嫩芽被收入竹筐,茶叶园区一派繁忙。“我的茶园除夕前后就开始采摘芽茶了,每天采摘二、三十斤芽茶,收入3000多元。”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茶农林奇英穿梭在茶园,脸上满是喜悦。 护国梅岭茶山(纳溪融媒 供图)
泸州市纳溪区茶叶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是“纳溪特早茶”核心产区,总面积105平方公里,涵盖护国镇梅岭村和大渡口镇凤凰湖、民生、双龙、银地等5个村,涉及村民小组104个,农户6972户,人口25445人。 园区以茶叶为主导产业,以粮油为第二产业。园区通过丘坡地种茶、谷地种水稻,茶间套种果树、油菜、玉米、薯类、豆类等模式,提高土地复种率,形成“茶+粮+猪+果”共育共生种植模式。
截止2022年底,纳溪区茶叶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的茶叶基地面积达6.28万亩,茶叶加工企业52家,年产干茶1.05万吨,2022年实现产值12.9亿元;园区内有耕地4.15万元亩,种植水稻、玉米、薯类、油菜等粮食农作物面积5.17万亩,粮经复合面积达到45.15%,2022年实现产值2.79亿元;园区建设了生产便道、便民路、旅游路等道路285.5公里,建有1000米菠萝格栈道,1300平方米梅岭文化广场文化墙和一批茶旅观光道路、观赏亭台、茶园景区化标识等旅游设施,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园区土地生产率为17060元/亩,园区土地生产率高于全区平均产出效益42.4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690元。园区土地生产率为17060元/亩,土地生产率高于全区平均产出效益42.43%。
水稻+渔业 七旬老农感言党的政策好
春耕时节,走进纳溪区稻渔现代农业园区,农民忙着在稻田里翻耕破土,旋耕机轰鸣着驶过,稻田两旁的旱地里,金黄的油菜花随风摇曳;山坡上,片片桃树吐露花蕾,一幅山乡春耕美景展现在眼前。“种了几十年庄稼,没想到遇上这样的好政策,在自己承包的稻田里种水稻、养鱼,不仅有免费种子、鱼苗,挖鱼沟、鱼凼、栽种水稻还有补助,收入比以前种庄稼增加了好几倍。”70岁合面镇凤坪村村民舒成才对现代农业园区带动群众增收深有感触。 水稻丰收(纳溪融媒 供图)
与舒成才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合面镇、上马镇、护国镇3个镇16个村2万多村民。纳溪区稻渔现代农业园区面积达127.7平方公里,园区以种植优质水稻、养殖稻田鱼、虾为主导产业,并结合地理条件引导村民进行油菜、水果种植和林下养殖。目前,园区发展优质水稻2.6万余亩,稻田养鱼6000余亩,稻田养虾500余亩。2022年稻渔园区核心区的合面镇凤坪、双凤、太山等村的水稻亩产(中稻+再生稻)达到1800斤、稻田鱼120斤,亩综合收入超过5000元。
近年来,纳溪区坚持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按照“政府引导、合理规划、集中成片、产业聚焦”原则,整合农业、国土、交通、水利等项目,重点打造集现代农业生产、休闲体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 并在园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良种全覆盖、生态全保障、优势全集中”的高效生产模式,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在夯实粮食安全基础上,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据纳溪区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葛恒山介绍,目前,纳溪区已规划建设以粮食、茶叶、水产、畜牧、水果为主的现代农业园区18个,其中省级园区1个,市级园区1个,区级园区1个,相关镇(街道)的现代农业园区正在积极申报为市、区级现代农业园区,各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产品展销、农耕文化展示、园区文化氛围节点打造等配套工作正有序推进。
文:赵康明 刘跃先 刘昭 文良旭(纳溪区融媒体中心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