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全国第21个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听力、终身受益——不让听力损失影响您的生活”,由于疫情的原因,西南医大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没有像往年一样举行爱耳日义诊活动,但是关注耳朵健康,救助贫困聋儿的脚步却一刻也不能停下来,这不,附小宣也为您整理好了一篇满满的干货,请查收哦!
小编先给您划重点: “除此之外,泸州市的残疾儿童救助政策也在不久前出台,意味着符合救助条件的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除了能获得国家‘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的救助,还能同时获得泸州市救助政策的救助,耳聋孩子只要符合2013年中华医学会人工耳蜗植入指南的要求,孩子们的双侧耳朵都有了安装人工耳蜗获得听力的可能。”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人工耳蜗医学部负责人,国家贫困聋儿抢救性康复计划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医生李雷激教授解释。
如何申请? 残疾儿童监护人可向残疾儿童户籍所在地(居住证发放地)县级残联提出康复救助申请。监护人可委托他人、社会组织、社会救助经办机构等代为申请。
人工耳蜗植入术是解决先天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听力障碍,使其回归有声世界,重返社会的解决方案。经临床实践证明,人工耳蜗也是目前为止适用在人身上最成功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 双侧安装人工耳蜗可以让患儿获得通过声音判别方位等能力,获得更好的听力与生活质量,对患儿未来的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大很有益处。
那么双侧耳朵都安装人工耳蜗, 01 什么是双耳听觉? 在双耳听声时,声音会稍早到达靠近声源的那侧耳朵。同时由于头部的遮蔽效应,靠近声源侧耳朵所听到的声音也会比对侧响一些。这些时间和响度的差异经过中枢听觉系统的计算,能使听者更好地定位声音,并在复杂的听觉环境中识别言语。
听觉剥夺效应:声刺激减少导致的听觉功能的逐渐下降。 引入和维持有效的放大补偿或电刺激,将有助于保持神经细胞及其连接的活性。 2、预防对侧耳的听觉剥夺退化作用 儿童:双耳刺激形成的关键期是4-8岁,所以重度听损儿早期对双耳进行干预很有必要。 成人:研究发现,双耳使用人工听觉装置4-5年后,双耳的言语辨识率将保持稳定;而单耳使用,4-5年后未干预侧的言语识别率将下降。 保护残余听力也将为新技术做好准备。
当声波从不同的方向传播至双耳时,会产生不同的相位差,时间差与强度差,时间差对低频声波定位有利,强度差有利于高频声源的定位。但是,它的先决条件是双耳必须具备同等的听力阈值。 4、双耳平衡的聆听方式可显著提高声源的定位能力。 5、多声源的复杂声场中,声源定位能力还将有助于从背景声中锁定声学目标。 6、噪声环境中听得更清楚 双耳听觉的静噪效应可将信噪比提高至多12dB,改善言语信号的察觉和分辨,感觉也更自然更舒适。
双耳累加效应:传入双耳的声音信号经过两侧听神经传至听觉中枢,双侧大脑皮层将信号整合后作出相应反应。 两耳接收到的声信号在相位、强度或者频谱上存在差异,但是我们感知到是一个单一的听觉印象,而不是分别两个声音,这一过程就称为双耳融合。 8、其它方面好处 声音流畅,清晰,自然会有更好的平衡感; 提升语音的韵律感; 使得声音更加饱满,丰富,有抑扬顿挫,更加清晰聆听和表达; 更广的聆听范围; 聆听更加愉快,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