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9日,《中国鼻咽癌放射治疗指南》由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联合发布。其中,关于诱导化疗后靶区勾画部分引用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吴敬波教授团队的研究结果。
这是国内第一次对此进行规范定义,代表吴敬波教授研究成果得到国内专家的肯定和认可,意味着此前一直尚无定论的诱导化疗后鼻咽癌放疗肿瘤靶区的勾画有了规范与标准,将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治疗,减少治疗损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且由于鼻咽癌在我国属于高发,因此我国鼻咽癌指南在国际范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
“川南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在川内属于高发区域,每年仅我们医院肿瘤科接收的新发病患者就达到300多例。而且由于症状多样性,位置隐匿,70%患者确诊已是局部中晚期。”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吴敬波教授介绍,目前公认鼻咽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诱导化疗是指在根治性放疗前进行的全身化疗,是局部晚期鼻咽癌放疗前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其作用是杀灭肿瘤细胞而缩小肿瘤体积,减少局部放疗范围,同时为周围毗邻的危及器官提供足够的安全边界;同时在放疗前杀灭肿瘤微小转移灶,降低远处转移的风险。
但诱导化疗后鼻咽癌放疗肿瘤靶区的勾画是按照化疗前还是化疗后多年来一直没有形成共识,而临床医生们大多根据自身经验来进行判断,未形成规范的治疗标准。
“为了用客观的循证学依据来解答这一困扰临床医生已久的问题,2012年至2015年,吴敬波教授牵头省内五家大型三甲医院开展了全国(全球)第一个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验证减少鼻咽癌诱导化疗后放疗靶区体积是否会降低患者的临床疗效。”
肿瘤科向莉副教授表示,3年研究结果证实以诱导化疗后肿瘤体积进行放疗靶区勾画在没有降低患者临床疗效的情况下,更好地保护患者的正常器官,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和家庭,对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综合治疗疗效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指导作用。
据了解,2018年吴敬波教授团队的这一研究结果被国际放疗领域最权威的两大杂志之一《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绿皮杂志)所发表。2019年9月,向莉副教授代表吴敬波教授课题组将本研究4年的随访结果在全球放射肿瘤领域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美国放射治疗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Radiation Oncology,ASTRO)进行了口头发言。
现在,《中国鼻咽癌放射治疗指南》关于诱导化疗后靶区勾画部分引用了吴敬波教授团队的研究结果,第一次定义诱导化疗后鼻咽癌肿瘤靶区采用诱导化疗后实际范围进行勾画。
“鼻咽癌虽可怕,但治愈率较高,五年生存率达到85%(80%),如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放疗后不良反应成为目前鼻咽癌的治疗重点。吴敬波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为国内外的鼻咽癌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治疗方向,更让川南地区的患者就近可享国内一流水平的治疗,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向莉副教授提醒,鼻咽癌早期症状包括涕血、鼻塞、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晚期则有头痛、面麻、复视、视力下降等症状,特别是颈部淋巴结肿大是鼻咽癌常见的体征。有相关症状的人群可就诊于肿瘤科或者耳鼻咽喉科,通过鼻咽纤维镜、鼻咽部CT或MRI早期发现。
鼻咽癌目前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有家族聚集现象。EB病毒感染是较为肯定的致病因素,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更要关注相关症状,早发现早治疗。
专家介绍
吴敬波
主任医师
教授,硕士
博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