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嬢嬢,您别着急,先喝口水,把事情原委说清楚,有啥问题我们帮你解决。”8月28日上午,在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综治中心,打古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老班长调解室”负责人朱情鑫认真聆听双家村村民曾文英讲述烦心事后,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近年来,纳溪区打古镇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以“老班长调解室”为依托,把助力基层治理融入主题教育全过程,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持续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在基层治理大舞台上用“兵情”赢得“民心”。 解开群众“心头结”,矛盾化解在基层 “朱委员,感谢你们,让我顺利住上新房。”8月21日,纳溪区打古镇丹桂村村民肖学成来到打古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向打古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老班长调解室”负责人朱情鑫送上锦旗并感激地说。 据悉,2021年底,肖学成准备拆除破旧房屋,异地重建新房,因涉及土地问题,与邻居发生纠纷。打古镇综治中心受理纠纷后,多次组织调解员与村社干部上门调解,未达成和解。自此,该纠纷成为肖学成的“心头结”。 为有效化解镇域矛盾纠纷,2023年4月,打古镇利用当地村民对退伍军人信服认可的优势,积极动员镇属退伍军人,组建一支“老班长调解室”队伍,将人民调解的“法理”“情理”与退伍军人的“兵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退伍军人服务基层治理的新路子,推动人民调解多元化发展。 “老班长调解室”成立以后,根据肖学成涉及的纠纷组建调解工作队,根据双方自述,细心调查取证,提出解决方案。通过一次次沟通、一遍遍倾听,有理有据调解,句句说到群众心坎上,最终成功调解。 “没有他们从中调解,我们的矛盾不会化解得如此顺利,退伍军人的作风的确扎实。”肖学成表示。 像这样的事,“老班长调解室”遇到不少。“依托‘老班长调解室’,越来越多退伍军人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和服务中来。他们发扬部队优良传统、保持军人本色,弘扬了正能量。”朱情鑫说。 “老班长调解室”成员研判纠纷化解举措(邓建刚 摄) 近年来,打古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调解举措,在全区率先成立“老班长调解室”,发挥“老班长”不怕苦、有韧性、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优良作风,认真梳理“积案”,并进行归档分析,研判每个纠纷形成的根源和化解突破点,再探讨形成化解举措,推动纠纷调解有效化解。自“老班长调解室”成立以来,共受理群众调解纠纷共28件,成功化解27件,调解成功率99%。 心系群众办实事,随叫随到暖民心 “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家门前的路不可能这么快接通,退伍军人办事效率就是高……”8月14日,打古镇双桂村村民古云飞看到家门口的路面硬化之后,逢人便给本村“老班长”联络员何定明与镇“老班长调解室”调解员何平点赞。 原来,今年3月初,打古镇在实施土地整改项目过程中,施工方硬化道路途经古云飞家门前时,未将其门前原有道路接通,因高差形成切面,导致古云飞家出行不便。古云飞与施工方沟通无果后,便通过电话向本村“老班长”联络员何定明与镇“老班长调解室”调解员何平求助。 群众反映的事情,我们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办好。何定明和何平接到古云飞电话之后,立即前往施工现场查看,并多次给施工方沟通,最终将此事妥善解决。 打古镇在各村(社区)选派1名“老班长”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员。“只要群众有困难,‘老班长’随叫随到。”朱情鑫介绍说,“老班长调解室”不仅调解村民纠纷,还帮助困难群众转运物资、抢收水稻等。“老班长调解室”成立以来,接待群众近40余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8件,满意率超过98%。 “老班长调解室”成员帮助受灾群众转移生活物资(邓建刚 摄) “老班长调解室”成员帮助困难群众抢收水稻(邓建刚 摄) 打古镇以“老班长调解室”为依托,结合业务部门、村(社区)、老兵志愿者等,建立“1+15+1+N”工作机制。即一个镇级“老班长调解室”设于综治中心,15个村(社区)“老班长”联络员设于村(社区)调解室,1个法律顾问设于镇司法所,N个退伍军人志愿者、党员志愿者、人大代表等,确保纠纷调处有联络、部门协调有渠道、专业指导有机构,形成“小调解、多部门、大体系”多层协同效应。 “接下来,打古镇将继续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资源力量,在共建共治共享上下功夫,强化调解队伍教育培训,积极调动社会治理基层一线力量,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力争得到群众更多认可。”谈及下步打算,朱情鑫信心满满。 文:王超明 邓建刚(纳溪区融媒体中心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