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产销对接 竹笋经纪人架起竹农“增收桥”

来源:川南网 作者:赵康明 付久焱 发表时间:2021-01-06 10:04

    隆冬时节,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竹海村冬笋收购点,村民彭吕科一家正忙着给楠竹冬笋切头、装箱、称重、发货。

    靠山吃山,靠竹吃竹。彭吕科所在白节镇竹海村是大旺竹海10万亩连片楠竹的核心区,附近赵坪、来龙等村1万多农户,家家户户都种有楠竹,少则十几亩,多则上百亩。出售竹材、春笋、冬笋、竹枝扫帚等楠竹产品是该片区竹农的主要经济来源。


    今年57岁的彭吕科,从小就与楠竹种植销售打交道,是当地“资深”竹农。同时,他他还有一个身份是竹笋经纪人,经营竹笋已有40个年头。收购销售春笋、冬笋,一年到头都离不开竹笋。“现在是冬笋采挖季节,从10月下旬,一直持续到春节前后,春节过后,楠竹的春笋陆续出土,直到5月份竹笋出林结束。其它时间兼营苦笋、刺笋、水竹笋等笋子。“彭吕科说。

    看准竹区竹笋量大质优的商机,彭吕科与几个村民一起,最早在大旺竹海片区组建竹笋营销队伍,收购、包装、外销,分工负责竹笋产销业务,搭建起竹农与市场产销桥。“那时不通公路,网络信息不畅,在竹农家收购的竹笋,需要挑到白节镇,再运往纳溪、泸州等地销售,基本没走出泸州。”忆起当初经营竹笋的难处,彭吕科直叹息。扩大竹笋购销规模,让竹笋走到全国各地,是近10来年的事。为了让竹笋走出大山,走得更远,彭吕科申请参加纳溪区农业农村、供销等部门举办的农民经纪人和电商培训,学习包装技术、收集供需信息、协调物流企业。经过不断学习和培训,彭吕科的竹笋销售业务已逐步从线下走到线上,稳固的销售网络已遍布北京、成都、重庆等大城市和泸州的蔬菜配送中心,成为客户和当地竹农信得过的经纪人。

    “有彭吕科在竹区收购笋子,我们方便多了,笋子采挖好后,只要一个电话,他们就会上门收购,我的30多亩竹林先后采挖了400多斤冬笋,已经卖了2000多元。”竹海村5组竹农巫显林说。

    据竹海村村党支部书记李俭强介绍,冬笋是未出土的竹笋,竹农都‘应采尽采’,采挖冬笋既对竹林进行管护,又增加了经济收入。竹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老人多是养护竹林的“土专家”,冬闲时的主要农活就是采挖冬笋。彭吕科收购竹笋,给竹农特别是留守老人提供了很大方便,而且价格合理,大家都喜欢把笋子卖给他。

    “干这一行虽然辛苦,但能挣到钱。看到乡亲在竹林边就把笋子变成钱,我心里特别高兴。”彭吕科说。

    据悉,在大旺竹海片区,像彭吕科一样的竹笋经纪人有10多个,每年销往外地的竹笋达1000多万斤,当地竹农仅竹笋一项能增收2000多万元。

    文/图:赵康明 付久焱(纳溪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